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资讯  专业设置  师资团队  教学科研  党团建设  招生就业  规章制度  办事指南  培训自考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学院新闻>正文

身体力行淬德能,无私育人践使命

——“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运营指导教师团队侧记

时间:[2020-12-14]  来源:

在“沙沙”的序曲声中秋天迈着轻盈的步子,悄无声息地来了。她舞着金黄的画笔,金色便璀璨地落在了远山、田野、村落......水灵灵的苹果、红彤彤的柿子、黄澄澄的橘子缀满枝头露出了笑脸,田野里金灿灿的稻谷、玉米、高粱汇成了金色的海洋,婆娑的桂花树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人们笑逐颜开地诉说着丰收的喜庆。

在这丰收的季节,由我院师生团队运营的“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了也迎来了开办五载的累累硕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批批的新手菜鸟带着新奇和希望而来;一批批的新媒体运营达人带着成熟和自信离开。在这五年的循环往复中,“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运营指导教师团队勤耕不缀,初心不改。那份身体力行淬德能的坚持,那份无私育人践使命的奉献,令人感动。

身体力行淬德能

五年以前,在我院的教师中很多人还连微信号都没有,对微信公众号也缺乏了解,对相关的运营知识与操作技能更是一无所知。但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展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社会发展的需要敦促着文秘人要尽快去学习掌握这一新领域的知识技能。

2015年3月,正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一天下午公共管理学院的院长张燕找到罗莹老师和曹辉老师、张圆老师一起建设一个文秘专业学生学习实践新媒体运营技能的公众号“广东文秘”。大家都面露难色地说:“我们都还不太会用微信,公众号更不知道如何运营。”院长说:“没关系,可以边做边学。”虽然大家都知道指导公众号运营的工作是属于教学以外的工作,不计工作量没有课酬,但鉴于该公众号的成立和运营对我院文秘专业建设意义匪浅,都应允并很快投入到筹备工作了。

首先团队明确了分工,罗莹老师负责公众号的组稿和审核,曹辉老师负责学生团队管理,张圆老师负责技术支持。随后,团队成员从下载安装微信,添加微信好友,学习发语音发朋友圈开始学习新媒体的使用和运营管理,同时开始关注了“人民日报”、“罗辑思维”、“央视新闻”、“十点读书”等数十个公众号,经常翻看这些知名公众号的推文;到图书馆借了大量与“新媒体文案”和“微信公众号运营”相关的书籍,进行系统的学习。

2015年4月2日,微信公众号终于推出了第一篇文章《职场达人要对职场新人说的8句话》,于是“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就正式成立了,成立的宗旨是“立足于广东地域文化,聚焦文秘专业技能,传递最新的文秘活动和比赛资讯,服务于文秘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建构文秘专业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在这个孕育着希望的春天,运营团队播下了一颗种子,在春雨的滋润下,它终于破土而出了......

创办初始阶段,省内和国内文秘专业类公众号还屈指可数,可供借鉴的经验极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每一个写作和排版技术的难点,总是老师先学习研究,寻求解决之道,然后再指导学生。各位老师率学生跌跌撞撞地运营着公众号,其间的艰辛苦自不必言说。但也正是老师的身体力行,让学生们看在眼里,学在行动里,也在老师的指引下积极学习文章的撰写、编排和后台的管理等,进步越来越快。当然,付出总会有回报。五年的坚持,当年的新媒体运营小白们,已经成长为可以为来自全国的同行进行新媒体运营培训的行家了。在2020年举行的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秘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2020年文秘类专业教师课程教学培训班”上罗莹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实训平台的建构与运营》和张圆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技术进阶图谱》专题讲座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终身学习,刻苦钻研是高校教师敬业爱生师德的具体体现。追踪前沿,学习掌握新的技术是提升师能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师德师能也正是在这具体的行为中淬炼和体现了出来。

无私育人践使命

“广东文秘”定位为文秘专业的平台,但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发布专业知识的平台。实际上,它更是一个立德树人的综合育人平台。

严格审核,培养学生敏感的政治意识。信息时代新媒体传播迅速,影响巨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内容上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把关,确保传递正能量,杜绝负能量。“广东文秘”运营上实行学生分组分批交稿,首先交由学生副主编审核选稿,然后再交由学生主编审稿,最后交给指导老师审核定稿。虽然是经过了两重审核,但给到指导老师处的稿件还是问题多多:选题不新颖,结构紊乱,语言不规范,标题没有吸引力,图片不恰当、不清晰等。每期的稿件指导老师都会先挑选出三篇,然后进行精细地修改,有时又返回给作者进行修改,不能推出的稿件就逐一地把不能推出的原因和文章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作者。凡推出的稿件,指导老师则要作者仔细比较原文,找到老师修改的地方,比较修改前后的效果,找到自己的不足。“广东文秘”推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指导老师逐字逐句审核过的,这给指导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每周推稿前一天夜深人静时,白天授课的疲惫尚未褪去,总编老师便端坐在电脑前,修改要推出的文章;寒暑假、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依然会看到老师在屏幕前字斟句酌;因为要做得专业,就必须定期定量推文。推文时间是固定不可调的,所以只能调整自己,即使在旅途中、生病中老师也要按时审稿。

精心修改,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精神。原本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一经发布就不可修改,直至2018年2月微信公众平台支持对正文文本进行修改,最多可改5个字,而文外的封面题图、摘要等仍不支持修改。对修改功能进行限制,是因为希望每条推送都是公众号运营者深思熟虑的结果,秉承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更好地去保证用户的阅读体验。所以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推文时慎之又慎,精益求精。标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读者是否点开文章,有时一个标题会要求修改数次,走在路上躺在床上都在反复推敲标题的措辞;有时,为了寻找或制作一张合适的封面图要花费一个甚至数个钟头;有时,为了确保新闻类文章信息的准确,要向多方求证;有时,为了排版更为美观,预览修改100余次......每期3篇文稿审稿的时间少则三四个钟,多则七八个钟。也正是老师的严谨培养了学生的严谨。

个性辅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策划—写稿—收稿—审稿—编排—群发,这就是“广东文秘”运营的机制,哪一个环节出岔子,运行就会不畅。同学们在初学时,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写法知之甚少,常常不是选题上有偏差,就是内容上空洞无物或表述枯燥无趣。有的同学交了几次稿都没有被推出,就灰心丧气,这时指导老师就会给他们鼓劲,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加以调整重新振作起来。曾有一个同学,对写作很感兴趣,交了几次稿件,都是抒情散文,与“广东文秘”的“文秘主题”有偏差,且多是抒写个人情怀,纵然文笔优美,但缺乏深意,指导老师告诉她公众号更喜欢“有用+有趣”的文章,她做出了调整,后来文章的推送率达到了90%。节日和寒暑假,公众号照常运营,同学们都是无偿地开展各项工作,毫无怨言,不仅提升了新媒体文案创编和运营的能力,更是培养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

不负艰辛结硕果

在指导老师的默契配合和学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广东文秘”尽管仍显得稚嫩和蹒跚,但它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已渐渐成长起来,并一天天走向成熟。

“广东文秘”创立伊始,第一天的用户数是69,一周年时是1949,目前“广东文秘”用户数已高达7868,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共推文1400余篇,原创文章100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本校的官微、“EDU教指委”(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指委权威信息发布平台)、“AIB秘协”、“慧文秘书事务所联盟”等公众号转载。目前阅读量最高的是原创文章《精美的电子邀请函,竟如此神速!》,于2017年6月29日发布,点击量已达到2.3万多次。

微信公众号的大量推文,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师生的青睐。“广东文秘”公众号的“精彩课堂”、“学子风采”、“技能宝典”、、“实训心得”、“兼职故事”、“实习故事”、“毕业十年”等栏目的文章,能够给广大文秘学子启迪,让文秘学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获益匪浅。“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所有的推文都是写作类课程的真实案例,教师们经常以其中的文章为例来指导学生写作;同时教师们也常常从该公众号上学生的实训心得、兼职故事、实习故事等文章中挑选秘书工作情景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及时宣传了我校文秘专业建设的新发展、新活动、新成果,增强了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借助较高的用户量,是我校文秘专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成为了我校文秘专业一张亮丽的名片。

“‘广东文秘’校园行学生品牌活动”是“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的线下活动,2018年11月,该活动取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广东文秘”校园行,是基于文秘专业的“抱团取暖”、学生专业展示及文秘专业品牌构建的需求,通过嫁接方式组合的一个新项目。2015年9月至今,“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师生团队先后走进了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7所学校,共有280余名学生进行了交流展示,产生了较好的校际影响,是目前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文秘专业参与人数最多、形式稳定的校际学生专业化交流活动。该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文秘专业技能,更是增强了他们对专业的自信以及归属感,学生的精神面貌、专业认同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逐步形成了广东文秘学子“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专业风貌,共同推进广东省文秘教育事业的发展。“广东文秘”多次报道校园行活动,2017年第3期 《秘书之友》 杂志封二介绍了校园行活动,2018年5月广东省教育厅官网报道了第6次校园行活动,此外兄弟院校的新闻网也做过报道。在展示与交流中不断刷新了大家对文秘专业、专业项目、专业技能的认知,并建立起“广东文秘一家亲”发展圈,整体上提升了文秘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今年虽处疫情,“广东文秘”微信公众号师生团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首次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联合交流的方式,联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携手同行,举办2020年“广东文秘”校园行第八站活动。

五年来“广东文秘”的学生成员已累计达到200多人,通过在这个平台的学习和实践,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这里起航,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从略知一二到独立创编,茁壮成长。已毕业的部分小编已自信地踏上了新媒体文案类的工作岗位,展翅高飞,部分小编没有从事专职的新媒体文案工作,也能从容应对秘书类工作中涉及到的新媒体运营工作。令人振奋的是,2017年10月,“广东文秘”主编黄惠华创作的《石城》在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广东高校网络媒体节活动之“粤易美文”活动中,斩获“一等奖”;2018年1月《石城》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文作品征集活动”优秀奖。

IMG_256

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广东文秘”告别了孱弱、正迈着稳健的步伐昂首向前。回首五年来时路,洒满了运营师生团队的艰辛、汗水、坚韧和执着......展望未来,道路仍然崎岖不平,我院运营团队将继续携手同行,砥砺奋进,共同谱写“广东文秘”崭新绚丽的新篇章!

泰戈尔曾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的。”“广东文秘”的指导老师团队甘愿做叶的事业,愿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让每一朵鲜花都如期美丽绽放!

(公共管理学院:文)


上一条:坚定选择,深入了解,规划未来—记公共管理学院2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讲座

下一条:潜心笃志 知行合一——公共管理学院举办办公室见习交流会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