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外艺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关爱学生、甘于奉献;
他们倾情付出,不图回报;
他们慷慨解囊,送钱赠物;
他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他们或日常事务缠身,或教学任务繁杂,却风雨不改,定期安排时间指导学生;
他们用实际行动塑造和诠释着“爱在广外艺”;
他们,就是第一批参与“一对一”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的28名帮扶教师。
在爱与责任的感召下,2013年11月,我院启动“一对一”帮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活动,我院28名教师自愿参与到帮扶活动中来,他们当有学院领导、中层干部、专业教师、普通员工。他们勇于担当师者之责,倾情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一头挑起关爱学生的担当与责任,一头挑起学生的希望与未来。
经济上的困难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路上最大的后顾之忧、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帮扶教师急学生之所急,每月给予受帮扶学生一定的经济资助,截至3月19日,28名帮扶教师共资助29名受帮扶学生20500元。其中,刘思东老师已资助学生3000元,谭伟民、黄兵等老师也均已资助学生1500元。除直接经济资助外,有的帮扶教师还给受帮扶学生买衣服、送毛毯、赠书籍等。帮扶教师们努力改善受帮扶学生的生活状况,让受帮扶学生能安心向学。
经济资助解受帮扶学生的燃眉之急,而帮助受帮扶学生在成绩提升、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兴趣拓展、能力建设、视野扩大、自信激励、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则是立足长远,为学生的未来“授之以渔”。一方面,帮扶教师每月定期给受帮扶学生开展各方面的指导,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或为学生疏导心理障碍,让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或解答学生的专业困惑,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兴趣;或辅导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能力。另一方面,受帮扶学生在生活、学业、心理等方面有任何困惑,则可以随时与帮扶教师联系,向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帮扶教师们在思想教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引导、就业指导等方面为学生倾情付出,悉心帮扶。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从受帮扶学生座谈会上学生的发言中和受帮扶学生填写的受帮扶情况登记表的字里行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受帮扶学生的进步与变化。受帮扶学生已越发自信、从容、积极、乐观。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他们有了具体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计划,他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
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受帮扶学生对帮扶教师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们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帮扶过程中感人的事情,如巫淑华老师在受帮扶学生生病时,亲自送学生到医院看病,让学生感动不已;周志辉老师无论多忙,风雨不改,坚持每周四下午给学生指导,尽一切可能帮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学生与其如亲友无间又对其敬重有加;黄兵老师给学生买衣送物、额外的专业辅导、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了胜似亲人般的关爱。当我们让受帮扶学生填写对帮扶活动还有哪些期待时,学生如是写道:“我现在已没有其他的期待,因为老师为我付出的太多,远远超出了我希望得到的帮助。”这是对帮扶教师最朴实的赞美和肯定,更是受帮扶学生最深情的感恩。像这样的类似事情不胜枚举,帮扶教师的行为让我们由衷的感动和敬佩,我们和受帮扶学生一道,诚挚地向帮扶教师们说一声:谢谢!
我们希望,受帮扶学生在感恩帮扶教师的同时,感恩家庭、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在自己力所能及时,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希望,受帮扶学生自立自强,奋发进取,在帮扶活动的助力中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成长成才,早日实现人生梦想。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老师自愿参与到“一对一”帮扶活动中来,让我院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扶,汇聚更多爱的土壤,让“爱在广外艺”扎根沃土,“有爱的广外艺”枝繁叶茂。
(学生处:姚株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