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与社会服务 > 正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粤外艺职院科〔2023〕561号)

发布日期:2023-12-29    作者:     来源:     点击: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为深化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调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一)实行学校、二级学院两级科研管理体制。进一步明晰学校、二级学院(部)两级的权责关系,从以学校科研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机制逐渐转变成以二级学院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激发二级学院(部)办学主体的办学活力,使二级学院在学校制度的约束下充分调动积极性,拥有足够的科研管理责任和权力,成为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

(二)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科研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科研资源配置主体从学校向二级学院转变,赋予二级学院组织科研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合理调整学校的岗位体系,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二级学院科研专兼职管理队伍。学校对二级学院实施科研目标管理,在学校的考评机制下,指导二级学院建立内部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三)发挥和提升二级学院学术委员分会的作用。规范二级学院学术事务管理,推进各二级学院学术委员分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学校和二级学院学术委员分会的定位与职责,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二级学院学术委员分会的运行机制,发挥学术委员分会在二级学院学术事务中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作用。

二、加快完善科研创新体系

(四)打造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共享服务支撑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组织体系。依托优势学科、特色资源,打破学校之间、学科之间壁垒,吸引校内外学科领军人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等参与科研平台建设。利用各级各类科研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形成独立的科研创新平台和科技研发中心,在保证校内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的同时,向市场和企业开放,积极吸纳校外科研人员进入平台开展科研创新研究。依托科研平台推进重大科研,倡导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孵化高质量科研成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五)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打造优秀科研创新群体。以团队建设为依托培养优质科研人才,同时积极吸纳校外优秀科研人才,团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孵化,推动学校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组建科研团队探索专职科研人员制度,释放科研人力资源,促进平台发展。

(六)扩大国际科研交流,深化科研开放合作。鼓励和支持以项目研究、人才派出和引进、平台基地建设为载体,探索、参与、组织国际科研交流与合作,聚集国际创新科研资源。支持、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资源推进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搭建师生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办学国际化进程。依托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引进国(境)外优秀科研人员担任顾问;吸引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联合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七)优化科研服务,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科研服务创新机制。支撑校企共建共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运作,推进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创新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将技术服务能力和成果作为职称聘任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参与研发工作。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保障各类科研经费的合理、有效支出,充分发挥科研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

三、支持师生科技创新创业

(八)支持教师在岗离岗创业。允许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任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岗创业或到科技型企业兼职。科研人员经学校同意,在遵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可离岗从事创业工作,双方应签订离岗协议,相应变更聘用合同。学校出台相应制度及配套措施,切实保障离岗创业教师的待遇、岗位、职称等权益。对技术入股收益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奖励比例和科技成果收益奖励等内容灵活掌握,实行一事一议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师的利益。

(九)允许在读大学生创新创业。改革教学方式和考评方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支持教师将科研项目、产业技术成果带入课堂,将校外专家、学者的创新创业经验引入到教育教学中,鼓励具有创新创业项目的校内教师吸纳学生共同参与;改革创新创业教学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推动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能力考核转变,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完善多渠道考核办法。学校对于创新创业学生在教学管理方面坚持简单易行,为学生在校和离校创业提供便利。

(十)改进学校创新创业服务。建立创新创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服务专门机构,制定相关制度,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成立大学生科创中心,对接大学生科创团队,为师生的创新设计、实践作业、技能大赛、劳动教育等提供支持;对接企业需求,促进师生作品向产品转化。以创新创业成果和和创业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机制,对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指导的全程跟踪服务。

四、完善科研评价考核机制

(十一)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学校科研考核评价制度及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开展自我评价与用户、市场、专家等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形成开放、透明的评价环境。试行科研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业绩评价突出同行影响力,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注重市场需求和效益。

实施人员分类考核机制。针对科研人员的不同岗位类型,分类设置相应的考核办法,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周期。根据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和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专注开发等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十二)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制度,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规则与程序,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探索建立教师个人科研信用档案,作为审批其申请项目、承担科研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干扰项目评审评估的人员,应适当限制直至取消其承担科研项目或评估评审工作的资格。完善科研项目资助、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科研管理透明度,为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监督创造条件。

五、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科学技术部负责解释。

 

版权所有: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粤ICP备05008852

联系电话:020-38457353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    463号 邮编: 510640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     495号 邮编: 5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