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院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组织队伍边工作边学习,精心打造一支实践研究型学工队伍。为了不断拓宽辅导员队伍的学习平台,加大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机制,本学期,学生处根据学生工作队伍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辅导员培训方案。学生处不断完善本学期辅导员培训方案,坚持理论学习与岗位体验相结合,校外专家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确保辅导员培训系统化和连续性。
3月19日下午,由广东省高校思政研究副会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高校心理咨询师督导专家、广州青年良师益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许国彬教授主讲的学生工作专题讲座在五山校区行政楼203会议室拉开了帷幕。讲座由曾用强院长主持,学生处全体工作人员、各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参加了讲座。
许国彬教授围绕“做学生良师益友,促自身进步发展”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解:怎样做好新时期辅导员的“五导”工作,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许教授指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高校辅导员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学生工作,即努力做到思想上教导学生、心理上疏导学生、学习上辅导学生、就业上指导学生、生活上引导学生。
许教授详细讲解了辅导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必须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定期开展相关工作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许教授重点指出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是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三是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四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五是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许教授就“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然与应然”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表示,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不仅要进行心理障碍咨询,更要开展积极心理咨询,重点在学生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及创新、成功、成才等方面给予指导。接着,他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心理自然-自我疗法”的探索以及这一新尝试的成功范例。这种治疗方法是在校园环境中、自然的学习及生活状态下引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我觉醒,从而化解矛盾、排除障碍。该疗法“视异常为正常、变障碍为特长、化危机为转机”的工作方法,打破常规,突破时空局限,但遵循“尊重个性、顺其自然、注重实效、法无定法、无为而治”的工作原则。
再次,许教授讲解了辅导员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就业指导和生活引导。辅导员要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转型,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入学时就开始培养自己学会自主学习研究、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集体生活、学会共同生存、学会不断改变,学会向他人学习,学会利用网络学习,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成为生命的重要部分。辅导员还要帮助大学生对个人生涯发展的关注,了解生涯规划的理念、内容和具体方法,对将来的就业进行指导,并以长远的生涯发展目标来指引、安排好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辅导员在生活引导教育时,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安排时间,保证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这实际上也就是养成教育和休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许教授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丰富渊博的学识见闻和源自生活感悟的无私分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院长在做总结时,希望我院学工队伍结合各系学生实际,践行辅导员工作的“五导”,更好地帮助我院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并及时、系统地将“五导”工作形成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理论水平,更好的指导工作。
全体学工人表示,将许教授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对提升学生工作质量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将全力以赴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处:邹磊磊/文,李躜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