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为推动养老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建设质量,4月25日上午,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在海珠校区召开养老服务高水平专业群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学院领导班子、特聘教授杨根来、各专业带头人共同研讨专业发展方向与课程体系优化路径。
图:会议现场
会上,各专业带头人依次围绕本专业在养老服务高水平专业群中的定位展开汇报,重点对标“岗课赛证培研”五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模式,从服务家庭、社区到商旅多元场景出发,明确对应的职业岗位和核心工种,如养老护理员、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社区助老员等,并系统梳理了2025级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契合度。在技能培养方面,各专业结合基础课、核心课与拓展课的设置,强化老年综合能力评估、生活照护等关键技能的训练。此外,各专业还分享了学生参与省级职业技能竞赛、考取职业证书的成果,以及与龙头企业的合作经验,包括实训基地共建、企业导师指导、协同育人等典型案例。与会人员还围绕如何更好切入银发经济、拓展适老化企业合作、利用新媒体深入垂直领域进行宣传等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为推动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论证会是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首次以“专业群”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集中研讨,有力推动了群内各专业之间的有效协调,有助于打造以服务于“老”为核心的“王牌专业群”,为构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育人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陈茜/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