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为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携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4月22日上午,学校副校长张斌带队赴江门市教育局调研,学校校友会及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组受到了江门市教育局局长梁凤琼(原外师83级校友)及江门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吕锦文(原外师82级校友)等校友的热烈欢迎。校友们表示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母校的领导、老师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一同重温往日记忆,展望美好未来。
图:交流会现场
张斌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规模、办学治校成果以及特色发展道路。座谈指出,学校和江门市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大批优秀外语、艺术专业毕业生扎根江门,成为教育骨干。接下来,双方可以深化校地合作,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实践基地建设、实训平台开放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强化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创新,探索“外语+智能制造”“艺术+乡村振兴”等跨界融合模式,为江门产业升级赋能。
梁凤琼介绍了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可充分依托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协同当地高职院校联合开展特色人才培育、农村地区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以及大学生实习支教和“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联合开展教育科研,和江门学校共建发展共同体,助力江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双方还就社会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希望继续发挥我校的专业优势,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培训等活动,推动文化惠民,进一步彰显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和作用。
图:交流合影
(继续教育学院: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