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四化驱动”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创新共同体项目建设,切实推进本项目成员单位的实践工作,落实本项目阶段性成果凝炼,6月18日下午,共同体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怡海第三小学召开项目中期实践成果展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英语教育委员会、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主办,会议邀请到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信工委教学指导特聘专家张荣干博士、佛山市小学英语教研员范巧凌、桂城街道教育发展中心英语教研员唐慧莲、怡海三小汤满成校长作为本次会议的与会嘉宾。项目负责人、基础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黄艳、部分项目组成员及广州、中山、佛山、深圳小学英语教师等在线下参加活动。活动通过鲲翼教师学苑平台、翼渡课堂向全国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达6658人次。本次会议由项目组成员、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张彦霞主持。

会议首先由汤满成致欢迎词,他介绍了怡海三小的办学优势,同时表达了对参与共同体项目建设的期待。接着,项目负责人黄艳首先对项目立项以来的建设情况和相关成果进行了总结汇报,她提到在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引领下,项目已经开展了7场全体活动和120场成员单位活动,活跃度很高。各成员单位在双融双创平台上提交了40个文化资源、课例和教学设计50余个、学生作品166个。项目的探索初见成效。她也希望接下来,成员单位之间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分享,用好双融双创成果展示平台、鲲翼师范学苑直播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共同推动项目向更高水平发展,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其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信工委教学指导特聘专家张荣干博士就《中国文化融入中小学英语课堂的基本视角与路径》与会教师展开讲座。讲座中,张荣干以传统文化英语课例《长城》为例说明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与注意事项,强调在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同时,教师应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内国外古今中外,多视角、多路径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自中山市西区小学杨赛泳教师分享其课程研究成果《融入·融通·融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她详细介绍了西区小学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词汇、语篇等各项教学内容,导入、阅读、作业设计等多个教学环节的步骤与方法,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思路。

在课例展示环节,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怡海第三小学英语教师吴卓瑶首先展示了优秀课例《曹冲称象》。课例呈现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和文本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步骤与方法。课堂上教师通过多模态呈现、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对古人智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课堂教学中,吴卓瑶高效地完成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与实施,潜移默化地将跨学科(数学、语文、科学)教学巧妙地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说明: 微信图片_20240619223627

图:课例展示——吴卓瑶《曹冲称象》

深圳市光明区百花实验学校小学英语科组长倪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优秀课例《鲁班造锯》。倪萍在本次课堂中使用了戏剧教学法,在课堂上通过节奏行走、读者剧场、角色扮演、旁述默剧等多种戏剧范式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学效果显著。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认知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认同“鲁班科创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说明: 微信图片_20240619223727

图:课例展示——倪萍《鲁班造锯》

圆桌论坛环节,黄艳、张荣干、范巧凌三位专家与吴卓瑶、倪萍、杨赛泳三位一线教师就课例设计和项目实践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说明: 3292d36001f469f6e76e3c1124fe8be

图:圆桌论坛

最后,黄艳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首先对本次活动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对承办单位表示感谢。黄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要抓住“古今中外”这个关键词,既要拥有国际视野,又要拥有文化自信。她提到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是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要树立文化自信、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在文化思想教育中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要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做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希望所有共同体成员继续深入践行“四化驱动”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说明: a03d312622c978f7109ead03cde6367

图:共同体成员合影

(共同体项目组:图文)

上一篇:学校召开教学诊断与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培训会

下一篇:校领导到信息技术学院指导就业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