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为扎实推进2024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加强与对口帮扶学校的联系,6月13日,我校在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了“粤韵匠心·薪火相传”大师名师进校园美育实践与培训活动。
图:“粤韵匠心·薪火相传”大师名师进校园活动集体照
本次活动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倪惠英大师,为佛冈县专职美育教师开展戏曲艺术概况与技艺交流培训活动。邀请我校副校长、国家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朴红梅,为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学生开展少儿粤韵操艺术体验与排演。
开幕式上,艺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杨永华阐述了开展“大师名师进校园”美育实践与培训活动的意义,对参与此次培训的教师和授课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同时对佛冈县教育局、水头镇中心小学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感谢。佛冈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志强在欢迎辞中对大师名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我校的精心筹划表示衷心感谢,对师生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赞赏,并希望参与活动的师生汲取力量,主动成长,奋发有为。
倪惠英大师以其渊博的粤剧知识和丰富的表演经验,为佛冈县80位美育教师开展了一场《粤剧芳华·美育传薪——粤剧艺术知识与审美》专题讲座,深入阐释了粤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倪惠英指出,近年来她所倡导的“粤韵操”就是一种将粤剧身段与现代健身方式结合的创新尝试,既传承了粤剧的美学特征,又使其更加贴近大众生活。
图:《粤剧芳华·美育传薪——粤剧艺术知识与审美》讲座
朴红梅带领团队为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学生,开展了一场《岭南梦舞·美育传情》沉浸式粤韵操艺术体验与排演活动,展现名师风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起势!”随着一声令下,孩子们整齐划一地展开了动作,他们或轻盈跳跃,或柔美转身,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粤剧艺术的韵味。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锻炼了身心健康。
图:沉浸式粤韵操艺术体验与排演
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进行了《粤韵小天使·乡村大舞台》乡村小学粤韵操教学成果汇报。孩子们身着统一的表演服装,伴随着悠扬的粤剧旋律,缓缓步入舞台中央,整齐划一地表演着粤韵操,将粤剧的经典动作与体操的流畅姿态融合得恰到好处。本次成果汇报,正是对“广东省中小学粤韵操培训”计划卓有成效的一次生动展示和抽样检验。
图: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粤韵操教学成果汇报
倪惠英大师对乡村小学能够传承和发扬粤剧文化表示高度赞赏。她在点评中表示,孩子们的动作虽然稚嫩,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粤剧的尊重和热爱。她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学习,将粤剧文化传承下去,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更让他们体验到了美的力量,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此次活动是粤剧艺术与教育的一次完美融合,为传承和弘扬粤剧文化书写了新的篇章。我校将继续致力于美育教育的推广与发展,让美育薪火在乡村校园中持续传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教务部、艺术教育学院: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