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竞赛和创新活动,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大学生单项比赛、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
第三条 本办法的奖励对象是带队参加各项体育竞赛的教职工指导团队(包括领队、教练和团部人员),以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涉及教职工的奖励纳入绩效工资奖励项目。
第四条 学生参加省级体育比赛的指导教师,由体育部选聘。指导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具备指导学生训练和比赛的专业能力,能尽职尽责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运动能力,取得较好的指导效果。
第五条 体育竞赛的奖励从专项经费支出,并列入年度预算。奖励评定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精神鼓励为主。
第六条 参赛学生奖励标准
(一)个人项目。根据体育比赛的级别和获奖名次给予奖励,体育单项竞赛奖励标准如下表:
比赛级别 |
参赛学生个人项目获奖的奖励标准(单位:元/项)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广东省大学生单项比赛 |
1000 |
800 |
600 |
500 |
400 |
300 |
200 |
100 |
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
4000 |
3000 |
2000 |
1200 |
900 |
700 |
500 |
300 |
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 |
6000 |
4000 |
3000 |
2000 |
1600 |
1200 |
800 |
400 |
三大球类集体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类集体项目获奖的团队,奖励标准如下表:
比赛级别 |
三大球类集体项目获奖的团队奖励标准(单位:元/项)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第9名 |
第10名 |
第11名 |
第12名 |
广东省大学生单项比赛 |
5000 |
4000 |
3000 |
2500 |
2000 |
1500 |
1000 |
500 |
250 |
200 |
150 |
100 |
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
20000 |
15000 |
10000 |
6000 |
4500 |
3500 |
2500 |
1500 |
800 |
600 |
400 |
300 |
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 |
30000 |
20000 |
15000 |
10000 |
8000 |
6000 |
4000 |
2000 |
1000 |
800 |
600 |
400 |
备注:如竞赛规程的录取名次包括9-12名,则进行奖励;竞赛规程无此设置,则不奖励。
(三)其他集体项目。其他集体项目的获奖根据参赛人数,团队奖励标准如下表:
比赛 级别 |
参赛人数(人) |
其他集体项目获奖根据参赛人数的团队奖励标准(单位:元/项)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广东省 大学生 单项比赛 |
2-5 |
2000 |
1600 |
1400 |
1000 |
800 |
600 |
400 |
200 |
6-10 |
3000 |
2500 |
2000 |
1500 |
1200 |
900 |
600 |
300 |
11或11以上 |
4000 |
3000 |
2500 |
2000 |
1600 |
1200 |
800 |
400 |
广东省 大学生 运动会 |
2-5 |
8000 |
6000 |
4000 |
2400 |
1800 |
1400 |
1000 |
600 |
6-10 |
12000 |
9000 |
6000 |
3600 |
2700 |
2100 |
1500 |
900 |
11或11以上 |
16000 |
12000 |
8000 |
4800 |
3600 |
2800 |
2000 |
1200 |
全国 大学生 单项比赛 |
2-5 |
10000 |
8000 |
5600 |
3200 |
2400 |
1800 |
1400 |
800 |
6-10 |
15000 |
12000 |
8000 |
4800 |
3600 |
2800 |
2000 |
1200 |
11或11以上 |
20000 |
15000 |
10000 |
6000 |
4500 |
3500 |
2500 |
1500 |
第七条 指导教师奖励标准
指导教师(领队教练组团队)指导学生获奖的奖励标准:按照其学生奖励金的50%给予奖励。
第八条 体育道德风尚奖: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运动队,给予其团队(领队、教练、运动员)1000元的奖励。
第九条 全国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和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获奖的奖励标准:参照学校科研奖励办法执行。
第十条 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代表团团体总分以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奖励标准如下表:
人员 |
获奖等级及奖励(单位:万元)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 |
领队、教练、团部工作人员 |
6 |
4 |
3 |
3.5 |
第十一条 学校给予参加省级体育竞赛的所有代表团成员颁发荣誉证书。
第十二条 对不认真履行指导职责或言行举止违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指导教师,学校不发放训练实践工作量津贴,并责令其递交书面检讨书。情节严重者取消其指导学生训练比赛和本年度评优评奖的资格。
第十三条 奖励支付
(一)奖励资金来源:体育部校内专项经费中支出。
(二)奖励资金支付程序:参加体育竞赛前,教职工指导团队应提前做好参赛报备工作。比赛获奖应将奖励金分配发放明细表和报账单给经费负责人审批,并报送主管校领导审批。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体育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