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正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关于加强跨专业教学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粤外艺职院教〔2024〕464号)

发布日期:2025-03-25    作者:     来源:     点击: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关于加强跨专业教学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复合化。专业群作为体现校企双主体办学、跨学科跨专业的一种教学组织,其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的深入分析,重构教学组织形态,实现人才规格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的转变。为进一步规范各专业群跨专业教学组织组建,实施跨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推动教学场景改革、实现跨界融合与跨学科专业融合,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产业需求的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明确工作目标

在专业群内打破专业壁垒,构建跨专业教学组织,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设计并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实施跨专业教学组织模式,促进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根据新职业工作场景,改革教学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形成跨专业教学组织模式专业群内成功组建跨专业教学组织,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形成具有特色的跨学科教学组织模式。

2.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跨学科教学、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复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需求。

3.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学场景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提升。

4.增强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拓展校企合作项目,实现产学研转创用的深度融合,增强学校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跨专业教学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

副组长:教务部部长

成员:科学技术部部长、校企合作与实训管理部部长、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各二级学院院长、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

主要职责:负责跨专业教学组织的整体规划、决策和监督,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跨专业教学组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部,教务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跨专业教学组织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

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

主任:校企合作与实训管理部部长

成员:各二级学院负责校企合作与实训管理的副院长。

主要职责:负责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校企合作项目,协调企业资源参与教学,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

1.跨专业教学团队

组长:专业群负责人

成员:专业群内不同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和部分专任教师。

主要职责:负责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项目实践。

2.团队成员管理

1)跨专业教学组织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愿意参与跨学科教学活动和科研合作。

2)成员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自荐、推荐或竞聘等方式产生。

3)成员应遵守跨专业教学组织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履行相应职责。

4)跨专业教学组织应定期对成员进行考核和评价,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或调整。

明确工作内容

紧密对接产业需求

对产业链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的需求。研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技术应用场景、新职业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用新职业岗位对照专业群和课程体系,明确培养目标以专业群为单位统筹规划、调研分析、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整合共享跨专业教学资源

打破专业壁垒,整合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课程、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方便师生跨专业获取和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

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设计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全面发展。采用项目式、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打造跨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选拔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进行定期培训和交流。鼓励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实践经验和行业认知,提升教学质量。

联合开发校企合作真实项目

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如联合研发、技术培训、实习实训等。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行业前沿知识和实践指导,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创新教学场景

根据新职业工作场景,改革教学场景,如模拟职场环境、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将跨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强化工作要求

加强跨专业教学管理

1.跨专业教学组织应根据专业群特点和行业需求,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

2.跨专业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跨专业教学组织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鼓励跨专业科研与创新

1.跨专业教学组织应鼓励和支持成员开展跨学科科研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经费支持。

2.跨专业教学组织应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三)强化校企合作育人

1.跨专业教学组织应积极与企业、行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跨专业教学组织应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活动,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五、强化支持保障

加强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

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跨专业教学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跨学科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合作项目等。

加强制度建设与评估反馈

建立跨专业教学组织的相关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和权益,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教学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加强激励机制与成果推广

设立跨学科教学成果奖,对在跨学科教学、教科研、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加强跨学科教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版权所有: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粤ICP备05008852

联系电话:020-38457353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    463号 邮编: 510640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     495号 邮编: 5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