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4月25日,音乐舞蹈学院陈路芳“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联合表演艺术教研室,成功举办了2025年岭南音乐数字演艺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我国著名民乐演奏家、国家一级打击乐演奏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文艺家、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广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家陈佐辉先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潮州锣鼓乐概述与实践教学讲座。学校党委副书记黄泽瑜出席活动并致辞,音乐舞蹈学院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潮州锣鼓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司鼓艺术更是其中的灵魂所在。此次借大师面对面交流契机,黄泽瑜希望同学们深入领悟潮州锣鼓的艺术魅力,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努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图:陈佐辉为师生讲述潮州锣鼓历史
在《潮州锣鼓乐概述与司鼓艺术》专题讲座中,陈佐辉以生动的语言、翔实史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岭南多种传统乐种切入,深入讲解了潮州锣鼓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系统阐释了其在岭南音乐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他不仅深入浅出地讲授“司鼓艺术”,还通过亲身示范与互动演练,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潮州锣鼓的节奏语言、表现形式与情感表达。潮州锣鼓不仅完整保留了传统审美范式,更深刻传承了中华文化中“守正创新、以乐育人”的精神核心。
下午的大师课,由表演艺术专业带头人石硕老师指挥岭南音乐团演奏了陈佐辉先生的潮州锣鼓新作《春暖花开》。他对乐队编制进行了优化,增强了中低声部的厚度,并以“鼓点引领、声部对话”为切入点,细致调整竹笛、扬琴、琵琶等乐器的音色与触弦力度,梳理了乐曲的情感脉络。在指导《春暖花开》中“豪情满怀”乐段时,陈佐辉分享了作品的创作初衷,指出音乐的表达应超越技巧,升华为文化精神的传递。
图:陈佐辉进行技术指导
在乐团排练结束后,陈佐辉面向打击乐专业师生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技术指导。他围绕音色层次的精微控制、中西打击乐审美取向的异同,以及打击乐在民族乐队中的表现力与功能定位,循循善诱、理论和示范结合,引导学生在演奏技法里探索打击乐器所蕴藏的节奏魔法与情感能量。90分钟的授课紧凑而充实,既帮助同学们掌握了关键技法,也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艺术眼界,激发了对民族音乐风格与精神内涵的深层理解。
图:活动合影
此次活动是在音乐舞蹈学院“一生一剧一舞台”教育理念指引下,进一步推动学院文旅演艺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活动以原创作品为驱动,引入先进的行业经验,聘任文旅演艺行业权威专家为客座教授,加强学院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打造更为有力的双融双促“演教研创”教学创新团队。
(音乐舞蹈学院:廖蕾、廖予宁/文,陈敏星、邓业衡、李琪月、杨梦怡/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