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档案是学校办学活动和发展历程的重要记录,是学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学校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及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档案归档与利用服务、档案库房硬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求突破。
实施新增档案库房建设项目,全面优化档案库房条件
学校将五山校区综合楼803室改造为档案库房,新增档案库房面积56平方米,并进行消防系统、安防系统和库房温湿度控制系统建设。目前新库房已经投入使用,配备了3层文件柜32个、底图柜1个和防磁柜1个,集中存放原三所中职学校的重要档案材料。
图:新增档案库房实景
实施档案室库房消防和安防改造建设项目,夯实筑牢档案库房安全防线
对五山校区综合楼104档案库房及803档案库房进行库房消防和安防改造,加装了防火门、空调、温湿度调控、视频监控、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等设备,实现档案库房温湿度调控、漏水监测、消防报警、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等系统集成管理需求,全面提升学校档案库房的安全水平。
图:学校档案库房环境安全管理平台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
加强数字档案室硬件建设,购置NAS系统(网络附属存储系统)用于在线存储学校档案数据,可备份15T数据,满足《广东省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办法》对各单位配备在线存储设备的要求。开展学校录像带档案的抢救性修复和声像档案数字化,将一批VHS录像带(95盒)转化为AVI及MP4格式输出存储,填补了我校校史声像档案的空白。
图:转录的VHS录像带
加快集团办学四校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有力提升集团办学档案利用服务质量
有序开展原三所中职学校档案的移交、整理、归档和入库工作,逐步理顺原三所中职学校的档案利用服务流程。现已鉴定文件98524份,其中整理归档文件88487份(总计立卷8094卷),实现档案目录100%信息化,纸质档案数字化扫描达111.2G。近两年提供档案借阅、复印、电话查档、电子文件利用等服务达423人次。加强档案工作的理论研究,依托校级课题“以集团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史档案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和“三全育人”工作实际,对集团办学后学校校史档案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图:整理原三所中职学校综合档案
通过“四招”,学校档案库房硬件条件和信息化建设得到明显优化,大大缓解了集团办学后四校档案资源整合面临的“档案库房面积不足、硬件设施老旧落后、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难题,有力改善了档案利用服务质量,推动学校档案事业良性发展,为学校迎接2023年省直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党政办公室:赵俊颜/文、万丹/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