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为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我校师生实践能力,同时深化党员教师的党性教育,增强师生的党纪意识,6月17日下午,我校和广州市越秀区星火社会服务中心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以下简称“广州青宫”)广州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阵地红色实践空间,挂牌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基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长陈英、副院长刘毓;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广州好人、广州市最美“五老”、广州志愿驿站旗舰站(以下简称“志愿驿站”)顾问卜为民;广州市越秀区星火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星火中心”)主任、志愿驿站站长王志强;全体马院教职工和学生实践队、宣讲团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仪式上,陈英详述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基地的建设在“大思政课”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对合作的前期基础和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星火中心”“广州青宫”“志愿驿站”表示衷心的感谢。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多方合力,用好基地,在“大思政课”育人中挺鹰担当,培育好青年大学生,讲好以“党史”为重点的五史故事,更好服务社会。
王志强详细介绍了实践教学基地的运作模式、过往成绩和未来规划。他表示,“星火中心”将全力支持学生志愿宣讲员的工作,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指导。他希望接下来学校与星火中心以广州青宫党史阵地为依托,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人才贡献力量。
随后,双方签署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基地协议书,并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基地揭牌。
图:揭牌仪式
参会人员参观了实践教学育人基地,并观看了学生志愿宣讲员的现场讲解。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党史故事,给在场的师生们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
图:学生宣讲员讲党史
为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当天下午,马院特别邀请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云山学者曾荣教授作专题讲座。曾教授以“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例”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授课。马院全体教师和学生实践队、宣讲队队员代表参加学习,深受启发。
图:曾荣作党建讲座
曾教授围绕“为什么入党?如何入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重大问题,生动阐释了“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解读了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重点围绕抓好《条例》的贯彻执行,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讲述了加强党纪教育,增强遵规守纪自觉;敢于善于斗争,严格精准执纪。
图:活动合影
本次签署合作协议的实践基地将成为学校与广州青宫、星火中心合作的新起点。三方将携手共进、共创辉煌,为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谭颖思/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