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7月4日,广东“南粤家政”产业学院“儿童成长陪伴师”培训班在海珠校区举办,广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陈挺、副会长李丽蓉、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院长方坚伟出席了开班仪式,首批参加“儿童成长陪伴”服务的社工专业学生参加了培训。
方坚伟在开班致辞中指出,“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个职业拥有很好的内涵,顺应当下赋能家庭的服务需求,是广东“南粤家政”产业学院立项省级示范产业学院之后开展的第一个与之相关的项目,为搭建政校行企深度合作平台开好头,起好步,意义重大。广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是广东“南粤家政”产业学院的主要合作单位,以“儿童成长陪伴师”项目推动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方坚伟希望同学们以陪伴师的角色来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用专业去服务社会,提升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和竞争力,陪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陈挺在发言中对“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一职业作了具体介绍。儿童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习惯养成、品德养成的关键期。“儿童成长陪伴师”不是家教老师,而是一个新时代发展新潮的家政类职业,他解决的是孩子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品质管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在儿童时期培养孩子的底层能力和优良习惯,让孩子全面发展,走向卓越。新时代下,家政服务的内涵和职业定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成长陪伴师”的诞生,正是家政服务内涵扩充、领域细分的反映。而这次双方借助广东“南粤家政”产业学院这个平台推动“儿童成长陪伴师”的项目,除了让学生认识这个新职业,提供更多探索不同职业发展路径的机会,更是为社会、为家政服务行业培养具备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高的陪伴师人才,加强这一新兴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儿童的成长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社会工作专业带头人丁美方在主持开班仪式并总结时,着重强调了“儿童成长陪伴师”与社会工作职业的关键相似点,深入分析了“儿童成长陪伴师”的职业发展前景、职业核心素养、职业核心能力。期望同学们明确职业定位,在培训和实践中能学有所成,能肩负起引导和帮助儿童成长的重任,并祝福“儿童成长陪伴师”项目能够越走越好、越走越远,为学生实习、就业拓宽路子。
开班仪式结束之后,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带头人丁美方、协会高级礼仪培训师李丽蓉、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周旻、协会副秘书长易丽等分别就“儿童成长陪伴师”职业素养、入户规范、沟通技巧、陪伴策略、正面管教工具、安全常识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首批参加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干货满满,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通过培训,加深了对“儿童成长陪伴师”的职责、工作流程和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据悉,双方未来将在推动项目落地、拓展学生就业、满足现代家庭对高质量家政服务的需求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的合作。
图:高级礼仪培训师李丽蓉授课
图:省家协副秘书易丽授课
图: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周旻授课
图:培训现场
图:培训班合影
(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 范邕、温再君、梁博裕/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