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近日,由我校艺术教育学院牵头,联合天河区妇女联合会、天河区社区申报的“天河区‘家校社’协同美育实践微课程进万家”案例喜获教育部推介,此举充分肯定了我校美育资源在服务家庭教育、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直击痛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和创新不足
在家庭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占据主导,家庭、社会教育发育还不健全。学校之外的社会公共场所以及家庭所在的街道社区中,家庭教育的实施条件和资源整合不充分、难协同,家庭教育氛围不浓厚不专业。据妇联组织不完全统计,有50%的家长不知道怎样专业科学地教育孩子;街道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的阵地和专业队伍也比较缺乏,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仍存在单一化、形式主义等问题,过度依赖听讲座、看视频等理论教育,面对家庭全部成员体验式、体系化教育课程并不多。
学校以“育服融合”为核心理念,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美育社会服务实践中。学校党委书记马栩生在赴天河区开展“家校社”美育社会服务工作调研中指出,因地制宜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党建+美育”合作,进行美育展示、艺术教学、艺术疗愈等,既是政校合作服务区域民生之策,也是倒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政校双赢之举。学校要加快推进“家校社”美育社会服务工作,以社会服务促教学深度改革,打造美育工作亮点。
图:马栩生赴天河区开展“家校社”美育社会服务工作调研
创新解法:构建“政校行企社”五方联动,打造“家门口”的社区美育家庭教育
由学校牵头,联合“艺术培训产教联合共同体”“广东省美育联盟”行业企业的专业化美育教育资源,与天河区妇联、天河区教育局、天河区文广旅局、启智社工服务中心联动,在天河区创新打造广州市首个家门口“家校社”联动平台。
针对广州地域文化特点,由教育部名师、广东特支计划名师朴红梅教授,岭南画派大师刘思东,国家级教学比赛获奖名师程争、蔡映惠等领衔的教师团队,为社区家庭量身研发共建美育微课程50门,包括《亲子粤韵操》《古诗词诵唱与AI音乐编创》《幸福家园——汉字剪纸艺术设计》《寻找春天——亲子植物手工课》《艺术扇子——画扇子亲子活动课》《扎染工艺文化——亲子趣味扎染课》等课程,涵盖粤剧、书法、手工、剪纸、陶艺、乐器、光影剧、篆刻、扎染、朗诵、芭蕾等大美育观视阈下的美育实践活动,培养亲子家庭成员知美、识美和创美的能力,打造“美育天河,浸润万家——天河区‘家校社’协同美育实践微课程进万家”的美育活动品牌。将50门美育课程制作成宣传册向街道社区发放宣传,提供“菜单式”家庭教育活动服务基层,即由街道社区党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和群众需求,从50门课程清单中挑选合作内容,定制“服务清单”,深受基层和广大家庭的喜爱和欢迎。
图:天河区“家校社”协同美育进万家活动启动
图:员村街的AI音乐赋能亲子古诗词学习
图:天河南街的“艺启”夏令营启动仪式
自2024年3月起,学校陆续实施美育课程活动及宣传展演活动至天河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员村街天福社区、黄村街辰康幼儿园、天河南街、沙东街、棠下街棠东小学等街道社区,平均每月至少开展两场社区美育服务活动,惠及天河区21个街道社区的家庭。7月21日至8月22日在天河南街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共开设了16个美育课程活动,覆盖天河南12个社区,服务超过240个家庭,丰富孩子们的暑期课余生活,培养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服务家庭美育,开展以“广州市户外艺术节”为代表的社会宣传展演活动数场。社区美育服务活动多次受到“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中国妇女报”等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图:新闻媒体对活动的报道
育服融合:“创演教、课展服”一体化融合,构建新形态美育人才培养闭环
学校积极探索艺术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提出“育服融合”理念,构建“课堂教学—艺术创作—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育人机制,通过将“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演出、专业课程教学、社会美育课程、社会宣传展演、社会志愿服务”一体化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将社区美育服务以实践学分形式体现,为艺术教育类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学生们在艺术作品创作中激发灵感,在艺术作品演出中展现风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夯实基础,在社会美育课程中传播艺术之美,在社会宣传展演中磨炼专业技能,在社会志愿服务中培塑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品质。
“育服融合”理念下的一体化融合模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美育人才培养闭环,为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学生在广东省(港、澳)家庭朗读者大赛宣传中展示我校研发的《粤韵操》
“家门口”社区美育家庭教育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社工的优势,创新有效地推动了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孩子们的健康人格培养,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覆盖面、精准度和实效性,是一种可操作、可复制、可持续的合作模式。今年,“家门口”的社区美育家庭教育服务活动还在持续开展中。
(艺术教育学院: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