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且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40周年之际,4月21日下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携手我校举办“全国文联知识产权宣传周——广东省文联文艺普法进校园活动”,为学校师生送法上门。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生继锋,省文联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朴红梅带队出席活动,学校党委书记马栩生、副校长郝勇与省文联领导一行进行了交流座谈。
图:活动现场
省文联及各省级文艺家协会的维权干部、广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的党员干部、文艺两新人员代表以及我校音乐舞蹈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图:省文联领导为师生普法
活动伊始,生继锋、郝勇紧扣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法律要点,与师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文艺创作的新路径与权益保障之道。生继锋认为,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艺创作者既要开放接纳新技术,让其助力文艺创作与维权,又要审慎完善制度规则进行综合施策,防止新技术被用于侵权违法,只有坚守原创、尊重知识产权,文艺创新才能在新技术浪潮中行稳致远。郝勇寄语师生,应在法律道德框架内,善用前沿科技赋能文艺创作,以知识产权护航创新,探索特色职业发展之路,助力文艺事业繁荣。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郭鹏教授,为大家带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艺创作生产领域的运用及版权保护”主题普法讲座。他从作品的概念与构成要件着手,针对当下AI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丰富的案例,深度解析了AI创作在数据训练与内容生成阶段的版权问题,从权利保护与侵权预防两个方面为AI创作锚定了版权保护的“法律红线”。
讲座将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复杂内容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并巧妙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点燃了师生们求知的热情。大家与郭教授积极互动,踊跃提问,就AI文艺创作版权界定、侵权判定标准等多个前沿且关键的知识产权领域进行探讨。
图:郭鹏讲授普法专题讲座
图:互动交流
本次活动为高校艺术创作者们搭建了学习文艺法治知识的平台,激发了师生们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大胆创新的热情,为校园文艺创新发展筑牢了法律根基。
(学校党政办:文,省文联、学校组宣统部: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