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12月28日下午,“新时代·新美育——艺术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学校五山校区九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学校校园开放日及外艺美术馆开馆庆典活动的重要环节,由学校与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广东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罗海鸥,学校副校长袁洪,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思东,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吴慧平,岭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刘向上,华南理工大学陶瓷文化研究所所长黄修林,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罗文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务处美育中心主任王羊羊,广州美协教育艺委会主任陈玉萍等,来自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教育艺术委员会的执行主任、副主任及委员,以及省内高校的专家,香港、澳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及我校艺术教育学院领导和师生代表10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图:论坛现场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新时代·新美育”,主要探讨新时代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美育的意义、价值及实施路径。活动采取了主题演讲的形式,邀请了四位嘉宾就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陈玉萍围绕着《以美育之笔,绘就广州美术教育新画卷》的发言主题,从对广州美协教育艺术委员会工作的设想以及对广州市中小学美育发展角度的思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图:陈玉萍作主题发言
黄修林深耕陶瓷艺术领域几十年,他结合《陶瓷艺术创新发展》的主题,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以及建设九江翰陶林文化创意园赋能乡村建设,促进陶瓷艺术传播的案例,从创新和传承角度分享了自己对陶瓷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图:黄修林作主题发言
吴慧平的演讲主题为《从书法教育到书法美育》。他针对高校和基础教育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重技能轻美育问题,结合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艺术教育、美育、书法教育、书法美学及书法美育等重要概念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对美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吴慧平作主题发言
罗海鸥从对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迅猛发展时代如何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协同发展这一角度,作了题为《新时代如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主题发言。罗海鸥的发言从高校管理者与学者的双重角度,结合他的实践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美育对人的重要意义,学校、社会、家庭协同美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美育的多种渠道等问题,体现了他的开阔视野、深厚学养与教育情怀,给与会者带来了深刻启示。
图:罗海鸥作主题发言
此次论坛是一次简短而高质量的美育论坛,发言的嘉宾都是各自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的研究与实践为与会者提供了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对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艺术教育学院: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