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7月25日上午,学校召开2024年第六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校领导、学校党委委员出席会议,党政办公室、纪检室负责人列席会议。学校党委书记马栩生主持会议。
马栩生强调,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学校全体党员干部师生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确保吃透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确保学校事业发展行稳致远。二是抓好传达学习,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学校党委要系统谋划、精心部署好宣传宣讲、党员干部培训、改革调研等各项工作,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各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宣讲阐释工作,引导党员师生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悟、联系实际思、扎扎实实做,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落地落实。三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全校上下要大力传承弘扬改革精神,牢固树立“改革没有旁观者,谁也不是局外人”的观念,切实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实际中,全力做好学校2024年下半年党政重点工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学校的深化改革进一步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水平服务于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广外艺实践新局面。
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今来从时间的维度,分析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审议通过的重大意义。他结合《决定》的第13方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出,学校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为改革开放大局做贡献;要推动学校自身改革,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强大动力,进一步对标对表、主动作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学校党委副书记黄泽瑜指出,我们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守正创新、务实担当,不断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要持续深化改革发展,以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着力点,高质量、强纵深推进学校各项重点工作,把蓝图构思在实践中落实落细。要学以致用,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广外艺力量。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斌指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出发,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抓住了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袁洪从高素质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他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产科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方向性问题,要凝聚专业、科研、校企合作等各方面力量,进而提升学校竞争力。同时要结合区域发展趋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数字化、课程标准的优化到教师素养的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服务于未来经济数字化发展的需求, 进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朴红梅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进行了阐释,她指出,要深入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相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善于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手段,拓展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而不懈奋斗。
学校党委委员、人力资源部部长张镜怀分享了学习体会,表示要立足本职,在学校党委指导下持续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积极性。学校党委委员、组织宣传统战部部长李敏玉表示,要精心组织学习,引导学校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切实增强以改革促发展的自觉。切实扛起选人用人政治责任,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引导干部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促进派、实干家。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通过多种途径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全校干部师生中掀起深学习、谈体会、促发展的学习热潮。
(组织宣传统战部综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