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为响应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创新创业学院深度挖掘廉江市可合作项目,依托现有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制定了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实施方案。10月29日-11月1日,在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刘志雄的对接下,创新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尹春洁带领创新创业学院及财会金融学院师生一行17人在廉江开展第一期活动。
图:活动合影
技艺赋能——植物染色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
10月30日,尹春洁带领“洁染不同”创业团队在广东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吉水镇绿之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负责人莫丽蓉、驻村干部们开展座谈会。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进行深入地交流和探讨。为全面了解番石榴的种植情况,团队成员跟随合作社莫总前往番石榴种植地,进入田间近距离观察番石榴的生长习性。团队了解到番石榴树的花量很多,但落花落果严重,如没很好的运用,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团队师生建议可以把废弃的番石榴花、果、叶等进行染色,同时还能为低山村番石榴产业带来价值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
图:考察番石榴种植基地
10月31日,团队带着在番石榴基地捡回来的番石榴叶子走进吉水镇中心小学,以“劳模精神进校园--传播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番石榴叶子染色课堂,师生们惊叹不已,原来家乡的番石榴叶子还可以染色。接下来,团队将持续对接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和当地小学,充分挖掘低山村特色文化,开发系列石榴染色文创产品,加强农产品品牌IP打造。延长农作物生产线,为当地农产品增加附加价值,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团队在中心小学开展番石榴染色课堂
“易参军”创业团队——军农合作,打造军农直播IP
“易参军”团队走访调研低山村、低山小学、番石榴基地、廉江客家1号茶叶茶园、德盛生态农业、吉水镇镇政府等,对接企业、学校和政府的供给需求,计划联合低山村党总支打造军农IP形象为企业进行直播带货的服务,为企业和农户的农产品进行分销;联合当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课程,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了解了当地的退伍军人再就业创业情况,为镇政府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讲解了易参军特色征兵服务和退役军人再就业创业服务。
图:团队成员体验收割稻谷
“劳以启智”创业团队——以劳动教育开启智慧人生
王小花老师带领“劳以启智”团队在低山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他们以认识红船精神为主题,开展一次手工课堂。团队希望可以与劳动教育基地、当地小学合作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创新项目(比如:缸瓦窑陶艺、手造纸技艺),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设计,设计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研学路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图:“劳以启智”团队在低山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
“文化润心”实践团队——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
财会金融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韵带领学院“文化润心”师生实践团队,赴廉江市吉水镇低山村,开展乡村振兴、文化教育和实践调研活动。该项目通过整合校、村、企各方资源,推进短视频、直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进社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乡村高质量发展。财会金融学院“文化润心”实践队已经连续两年获得校级立项,志愿者通过深入社区,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为特色,创设教学情境,鼓励人人体验传统文化特色,人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此次,志愿者们结合吉水镇中心小学和低山村小学实际,精心制作了包括京剧脸谱涂色、中国剪纸和货币知识小课堂、中国结制作等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达到用文化引导、浸润、感染学生目的,真正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图:在吉水镇中心小学开展剪纸课程
通过本次实地考察和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学院对工作开展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也和当地资源进行了深度的融合。接下来,学院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等优势,精准对接项目。通过该行动的推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创业学院高雅诗、各团队: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