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属副厅级建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5月。学校前身是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2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集团办学并入广外艺。
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服务能力,形成民生、文旅、商贸综合性办学格局;基于宽口径专业底座,“外、艺、幼、焙、老”等多专业体系既融通发展,又相互独立,形成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突出优势。学校开办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教师教育类省级示范专业数居广东省第一,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校训,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五金建设工程、数字化再造工程、国际化转型突破工程“五大工程”,落实好育人及办学模式改革,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技平台大放异彩,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4项(金奖2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2项(一等奖4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奖34项(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奖9项(一等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国奖2项。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一老一小”高品质民生和文化强国战略,依托“四大平台”——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全省唯一)、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全省高职唯一)、广东省华美烘焙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打造了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烘焙师资培训、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四大品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细抓实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和纪律建设,9月25日,学校以“增强纪律意识 涵养高尚师德”为主题,以主会场加分会场直播的形式,组织开展2023年师德报告会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郑航教授做主题报告,安排了学校六位优秀教师代表作经验分享。学校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的两个阶段分别由副校长余世明、人力资源部部长张镜怀主持。
图:余世明主持会议
郑航教授以“师德:教师的专业操守”为题,用教育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述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师德的体现、高校教师师德的现状,并从守住职业底线、明晓道德义务、把握道德和法律边界、坚定专业理想等方面,提出了坚守教师职责、提高师德水平的建议。郑航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为我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
图:郑航教授作主题报告
学校六位优秀教师代表分别作了师德事迹分享。艺术教育学院蔡映惠老师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精神的体会,分享了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基础教育学院徐苏燕老师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题,分享了在基础教育工作岗位上不断追逐教育梦的成长之路。外语外贸学院刘满菇老师从她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切入点,分享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宗旨,提出了大学老师的幸福密码——把个人的职业理想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事业中。外语外贸学院吕佩玉老师从热爱教书、热爱学生、热爱挑战等方面出发,分享了“用爱铺设育人路”的育人心得。信息技术学院刘道敬老师分享了他修师德塑师风的三个做法——“全力弘扬工匠精神,倾心铸造匠心匠魂”、“全身投入暑期社会实践,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学相长,用心用情做有温度的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谭颖思老师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为题,分享了“以赛促教,探索教学团队自立自强”、“回归课堂,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播种奠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的育人路径。
余世明在总结讲话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勉励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的特殊厚爱和殷切期望。希望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教育家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主会场活动现场
(纪检室、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文;组织宣传统战部: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