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4月1日,外语外贸学院赴广州市南沙区航运物流行业协会开展专题调研。协会名誉会长刘鹏、会长郑茂春等热情接待我校教师,双方围绕国际商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及校企合作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共同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挂牌
座谈会上,外语外贸学院介绍了新形势下学校发展战略与学院人才培养格局和特色,通过充分发挥“政行企校”协同育人优势,搭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将行业协会的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协会指出,整个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期,亟需既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又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期待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人才“蓄水池”,为粤港澳大湾区商贸航运枢纽建设注入新动能。会议提出“订单培养+项目共研+资源共享”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建议通过校企共建专业课堂、搭建高效稳定校企互动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等创新举措,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图:座谈交流
作为南沙自贸区重点行业组织,广州市南沙区航运物流行业协会汇聚了国际贸易、国际货代、港口运营等领域的百余家优质企业,长期致力于搭建政企校沟通桥梁。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在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湾区特色的产教融合示范样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外语外贸学院:程嘉辉/文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