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密权是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的权力。获得定密权是机关单位对原始产生事项进行定密的前提。但是,获得了定密权并不意味着机关单位可以任意决定一个事项要不要定密、定哪个密级。定密权的行使有严格的边界和限制。定密权的边界定密权的获得有法律法规...[详细]
泄密案件查处工作时限,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泄密案件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2018年起施行的《泄密案件查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初步构建起查处工作时限制度,针对案件查处不同阶段规定了具体的期间,在实际工作中对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详细]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提出,教育引导青年一代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提高法治人才...[详细]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细读有关陈云的传记和文献便会发现,20世纪30年代,他为保卫党中央安全、执行党中央决策做出了非凡贡献。尤其是他在上海领导中央特科、在长征途中奉命前往莫斯科等特殊情况下所从事的保密工作,...[详细]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能够通过特定的声音、动作甚至是绳结来记录和传递信息,这便是情报的早期雏形。中国古代的情报制作中,使用保密手段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的“隐语”,即以某种约定的暗号或者其他替代语传递的情报内容。隐语是实物形式的,在兵书...[详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同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详细]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在国家安全领域完善中国特色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对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及时回应。该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详细]
调查动机近日,知名编剧史航被曝性骚扰一事引发社会热议。随着事件不断发酵,更多“受害者”站出来发声,指控史航曾对其进行性骚扰。史航两度发文辩驳,并贴出与部分当事人的聊天记录,称“情况不属实”“不存在性骚扰,我和几个当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