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饶平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基础教育学院新绿支教队师生秉承“传播爱意,传播希望”的理念,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亲历践行新时代大学生反哺社会、报效家乡支教实践活动。2022年7月10日至17日,新绿支教队全体师生不畏艳阳炙烤与艰辛的生活条件,超额完成本次实践任务。本次支教活动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饶平县浮山镇东洋村村委以及大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
“新绿菌”们围绕乡村振兴,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并结合当地学生需求,反复研讨打磨有关推普、拼贴画、戏剧教育、体育、书法、扎染等特色课程,带领乡村的孩子在“乐中玩、乐中学、乐中思”。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新绿菌”们引导孩子从行动上要“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一双双灵巧的小手绘制出一幅幅关于建党建国的精美创意拼贴画,意境妙赞;英语戏剧课上,基于绘本故事The tiger is coming的解读、剧本创作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体验戏剧的无穷魅力;书法课上,孩子们浸润于墨韵书香中,体会到“横竖撇捺中国字,笔墨纸砚中华魂”的文化自信;孩子们穿上自己在扎染课上扎染加工的衣服参加闭营舞蹈表演和T台秀,教育引导孩子们把这八天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学习、生活中。
图:同学们在拼贴画
此次支教,“新绿菌”们还给孩子们带来了趣味缤纷的阳光体育课、开心大合唱、趣味团史竞答、奥运知识抢答和“跳蚤市场”。趣味运动课上,教师带领孩子们跳体育健身操,虽挥汗如雨,但热情依旧高涨;大合唱中,孩子们高唱“新绿”队歌:“新绿化作小水滴,肆意的滋润你...”;兴趣盎然和激烈抢答的趣味团史竞答和奥运知识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汲取团史知识,把感党恩,坚定跟党走的决心扎根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激动人心的“跳蚤市场”,洋溢着笑脸的孩子们用自己积攒的课堂积分卡置换文具和生活用品等。“新绿菌”们以自己循循善诱,身教言传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东洋村这片乡土上挥洒青春激情和汗水,同时也播撒希望和传播大爱。
图:实践队队员指导学生
为更好了解东洋村的教育现状和“候鸟”儿童的家庭情况,“新绿菌”们在大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陪同下,深入当地村民家里进行走访调研活动,村民对本次走访调研反响积极,为支教队后期工作总结和反思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在结营仪式暨汇报展示活动上,孩子们的青春向党拼贴秀、“舞”彩缤纷、戏剧英语表演、大合唱等节目获得了浮山镇东洋村书记王亿州等村委领导以及大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高度认可和称赞,赢得了村领导和家长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图:实践队指导老师何婴寄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天的“三下乡”已然落下帷幕,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新绿菌们在实践中淬炼品格,在劳动中增长本领,用行动践行“师者”的责任,也感受到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道理。
(基础教育学院:何婴/文,新绿支教队/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