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6月上旬,基础教育学院教育科学教研室举办线上教研室会议心育课程集中备课会,分享教学经验。五山、燕岭、天平架、海珠、花都、龙洞各个校区的专兼职教师均参加会议。学校教学督导郑露副教授列席旁听。教研室主任林喜红老师主持本次会议。
会上,林喜红首先带领教师学习最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了解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时学习《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相关文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有助于学生增强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社会压力增大,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积极发挥应有作用。
图:经验分享
担任海珠校区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的罗盈安老师以《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训部分相融合的一点思考》为题分享了近3年的教学实践心得,详细介绍海珠校区如何因地制宜把理论和实践课融合,以人际关系这一章的教学设计安排为例,向各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和兼职教师展示了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念、设计思路。天平架王观宙老师也提出理论和实训课融合,有助于学生获得更深的体验,减少内容重复,提高教学效果。因工作需要,从燕岭校区调整到花都校区的吴楚燕老师对理论和实践课的合并最有发言权,她也提出了理论课和实训课目前存在经费不足、班额人数太多,无法展开实训活动的困境。与会老师还就关注的教学重点、难点提出了问题,并做一定的讨论。
图:线上会议
通过本次教研室暨课程研讨会,各位授课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系列文件精神,集中了思想,深刻领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公共课的重要意义,教师们对理论课和实训课的融合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感觉这次集体备课会内容丰富,很有意义,纷纷表示在中职高职合并后,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课程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学院:文图)
【关闭】